巴黎「光之博物館」Atelier des Lumieres --
克林姆與分離派特展『Klimt : voyage at the heart of the Vienna Secession』記錄之三:
『細密如織錦,寧靜若天堂』-- 克林姆的風景畫
克林姆 Gustav Klimt (1862-1918) 向來以黃金時期的澄燦耀眼風格廣為人知,作品亦以肖像畫為主,列入畫冊的220幅油畫作品中,風景畫僅佔1/4。這些風景畫多半是畫家從1900至1916年,每年夏天於亞特湖畔(Lake Attersee)的避暑別墅所作。名為遠離維也納都市喧囂,實則是為了逃避精彩不斷更勝前年的桃色風波。(克林姆去世後,據說跑來認親的私生子最少就有14個)
克林姆的風景畫幾乎都是正方形尺寸,不採取傳統透視法,極少有人物出現,而是使用設計、紋理、圖案、色彩手法,筆觸細密、短而繁複,層層堆疊造成深度;並以主色調為主,再點綴上對比色,寂靜安寧並無方向性,把自然界的霎那轉變成永恆。
凝望其中,你是否也感覺到畫家身處蓊鬱林木,氤氳波光中所欲追求的靜謐安適?
對了,克林姆每回的避暑假期,除了家人之外,總是會帶上最重要的女伴Emilie Flöge,因為她始終伴隨,不吵不鬧更不爭風吃醋,體貼入微又「懂事」,比起維也納那群爭寵的貴婦與麻豆真是省心太多…XDXDXD
這回光之博物館把克林姆『細密如織錦,寧靜若天堂』的風景畫以光影投射在牆面和地面上,不但將風景畫結合克林姆與Emilie在湖畔度假的留影,好呼應當時情景,另外鋪天蓋地的投影效果讓觀者被連綿不盡的花草圖樣包圍,除了更強調繁富筆觸堆疊出的裝飾性,也營造了色彩與形式所能達到的極致效果。
當然,原作的用色層次、肌理表現、精密真實等呈現絕對毋庸置疑,但這種不受限於畫布尺寸的視覺傳達,則是另一番體驗 。若能開放心胸,有機會同時感受兩者,豈不甚美?
圖片來源 : Junie Wang & 網路
《Copyright © 2018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. 版權所有,禁止擅自節錄轉貼》